陳珊珊:文化引領寧波城市品質提升
陳珊珊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文化對城市品質的提升起到引領和支撐作用。2023年,我市錨定“打造一流城市、躋身第一方陣”的新目標,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彭佳學對何為“一流城市”作了六方面擘畫,即一流的經濟硬實力、創新引領力、文化軟實力、品質卓越度、發展均衡度、城市美譽度。優秀的城市文化品質,不僅是一流品質卓越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流文化軟實力的題中之義和一流城市美譽度的核心支撐要素。因此,要把提升城市文化品質,作為寧波加快提升城市品質,聚力“打造一流城市、躋身第一方陣”、爭創市域樣板的重要抓手。以文化為引領,不斷彰顯自身的文化特色,加快提升城市文化品質,引領城市功能品質躍遷。
一、明確文化戰略定位,彰顯鮮明城市文化形象
一是建議將“建設獨具港城文化魅力的特色文化強市”作為寧波文化發展目標。繁榮港城文化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寧波的殷切囑托,2002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寧波調研時即指出:要進一步繁榮港城文化;同時,繁榮港城文化對于寧波有深厚的歷史邏輯和現實邏輯,是我市彰顯濱海特色、推進港產城文深度融合、建設現代化濱海大都市的必由之路。此外,建議將“海洋文化”作為統攝性城市主題文化,將“海洋文化”元素廣泛運用于城市文化標識及視覺系統建設,包括城市空間規劃設計、地標建設、城市外宣等,以此突顯寧波城市文化個性特色。
二是強化城市文化形象的傳播。堅持寧波“書藏古今、港通天下”總的城市宣傳口號不動搖,確保城市形象傳播主題的一致性、獨特性、持久性。加強城市形象建設合力,開展多方位城市形象營銷,強化與中央、省級主流媒體和全國性重點媒體、長三角主要新聞媒體的協同合作,做大做強索非亞中國文化中心、市級外宣平臺和海外社交媒體矩陣。依托重大活動開展城市宣傳,擴大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海絲之路文旅博覽會、亞洲海洋旅游發展大會、浙江書展等影響力,高水平辦好亞運會、開漁節、開游節等,積極申報有影響力的國際性節慶、展會、賽事活動在寧波舉辦。
二、推動重大項目提速,營造高品位城市文化空間
一是加快推進大型文化功能區、文化廊道建設。重點打造翠屏山文旅融合區,推動余姚河姆渡、江北慈城、慈溪上林湖三大片區發展,建設寧波標志性“文旅金三角”,創建國家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聚力提升三江百里文化長廊——以“河海文化”為主軸,深入挖掘三江六岸歷史文化資源,打通“千年古韻、通江達海”的大運河與海絲文化遺產旅游廊道。推進區域協同發展戰略下的文化圈、文化帶建設,重點推進宋韻文化圈、大運河文化帶(寧波段)、唐詩之路文化帶(寧波段)、浙東紅色文化帶、北緯30度最美海岸線等建設。
二是加快提升歷史文化名城整體保護水平。推進歷史城區保護建設工程和歷史城區串聯展示工程,保持和恢復寧波歷史城區“一湖三江六塘河”的整體空間形態格局和獨特風貌,支持海曙實施千年羅城復興計劃和“都市文博區”建設。進一步改造提升月湖、郁家巷、南塘河等“十大歷史文化街區”。
三是加快新一輪文化地標設施建設。緊緊圍繞城市主題文化,謀劃一批個性鮮明的特色文化地標。如在海洋文化方面,依托史前海洋文明、唐宋海絲文化、明清海防文化、當代港口工業文化等不同歷史時期的海洋文化,策劃“在寧波看見中國海洋文明發展史”文化品牌,建設以中國港口博物館、中國海洋漁文化館、河海博物館(待建)、寧波海防博物館(待建)等為重點的海洋文化地標體系。
三、促進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升產業競爭力
一是提升產業平臺能級。構筑高能級產業園區平臺,探索“文化產業園區+城市文化公園”的新型發展模式。做優產業服務平臺,深化文化金融服務中心建設,創建成為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范區。建設文化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推進文具云、玩具云等協同“智造”專業化云平臺建設。
二是培育領軍型企業。大力實施文化領軍企業培育工程,支持龍頭骨干企業建設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加大對文化領域單項冠軍企業、獨角獸企業發掘和支持力度。建立“寧波文化企業30強”發布制度,開展重點企業一企一策精準扶持,實現文化內容企業上市“零”的突破。
三是擴大文化消費。加快建設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創建“甬菜百碗、甬鄉百宿、甬城百禮、甬人百藝、甬市百集”消費品牌,培育沉浸式演藝、數字文旅等新業態,打造工業旅游基地、景區化文化場館等新場景,做大做強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
四、優化產品服務供給,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
一是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提質擴面。加大投入,確保公共財政對文化建設投入增長幅度不低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幅度,力爭使“人均擁有公共圖書館藏量”“人均購書費”等重點文化服務指標在國內同類城市、省內設區市排名中有較大進步。扎實推進“浙文惠享”民生實事工程,深入實施“悅享美好”文化新空間“十百千”工程,創新實施“一人一藝”藝術普及工程,高標準建設城鄉“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
二是深化文化領域供給側改革。突出市民的文化主體地位,賦予市民更多自主權和決策權,實現公共文化服務的外部輸入與內部生成科學互動、相互融合。深化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改革,做大做強“浙里文化圈”在線文化空間、“一人一藝”寧波市全民藝術普及云、“禮堂家”等平臺功能,進一步提升文化服務的精準性、便捷性和可及性。
。ㄗ髡邽槭猩缈圃何幕芯克彼L)
法治精神生存條件 不能缺少主張 |
去年,省委省政府經過10多年積極部署推進的寧波、舟山港一體化工作塵埃落定。寧波舟山港實現了實質性一...
詳細
|
習近平總書記2·19和4·19兩次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戰略高度,科學回答了事關新聞輿論事業...
詳細
|